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我讀Americanah

這是一本關於種族、關於愛情、關於奈及利亞的書。

好吧!老實說,我本來想寫這是本關於黑人的書,但是我現在已經搞不清楚究竟「黑人」這個詞是否有種族歧視意味,畢竟在這本奈及利亞作家Chimamanda Ngozi Adichie的Americanah書中,有這麼一段:

“Dear Non-American Black, when you make the choice to come to America, you become black. Stop arguing. Stop saying I'm Jamaican or I'm Ghanaian. America doesn't care.” 
―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Americanah

你知道Africa-American跟America-African的差別嗎?

你知道被稱為「黑人」的人,其實在自己的國家從來沒想過自己是「黑人」嗎?

你知道受人尊敬愛戴的Michelle Obama跟性感豔麗的Beyonce從來就沒有在鏡頭前展示過他們真正的頭髮嗎?

與其說這本書在一則愛情故事底下包裝種族議題,對我而言,對我這個本身格局很小的人而言,這本書讓我多了解America African一點。

老實說,我可能也是在路上看到深色皮膚的人就會把對方當成「黑人」的那種人。從現在開始,我要把『我今天在超市遇到一個黑人』改口為『我在超市遇到一個皮膚色號4號的人』然後一邊拿出色號卡出來對照(這樣有比較好嗎?)

開這種玩笑話,設計師肯定會很緊張的說,『妳千萬不要在妳西方朋友面前亂開這種玩笑,尤其美國人,他們對種族議題是非常敏感的。』

對於從小在幾乎單一種族國家長大的我,必須承認,我對種族議題的敏感性很低,甚至很多時候,即使在國外遇到了一些不公平待遇,我也從來不願意把它想成這是因為我是「黃種人」的關係,因為一旦這麼想,不就承認自己的膚色低人一等嗎?

什麼? 你不承認台灣對種族議題很不敏感嗎? 那你看一下我們的黑人牙膏,這個產品根本不可能在歐美國家販售的。

當然一定也有人說,其實台灣人才是根深柢固種族意識超強的民族,好好好(舉手投降),今天沒有想要來吵這個。

Americanah這本小說描述一對年輕愛侶Ifemelu與Obinze因奈及利亞政局不穩而分別到美國與英國尋找未來的故事。女主角Ifemelu先到美國念書,原本要前來會面的男主角Obinze卻因911事件無法取得美國簽證而轉往英國。

這不只是個愛情故事,故事重點其實著重在男女主角在不同環境與國度面臨的挑戰。

Ifemelu在美國才體認到自己是個「黑人」、發現想找一份專業的工作,面試前一定得將自己捲曲的「黑人頭」用化學藥品洗直,她試著模仿美式腔調來掩飾自己的身分,直到有天有個人在電話中跟她說"You sound totally American"而感到羞恥,決定重拾她原有的奈及利亞腔。

她不明瞭為何美國教育課程如此重視學生「參與」,結果課堂上學生為了「參與」的分數而閒扯瞎說,浪費許多真正吸收知識的時間;她也發現美國人氾濫使用"Excited"這個字,以及他們竟然會完全不打扮就出門party,似乎只是想展示「自己酷到不屑打扮」。

在美國,她深刻的體認到「種族」這件事,作者透過Ifemelu的經驗與故事,生動且細膩的描繪出一個奈及利亞人在美國對於自我身分認同、種族、與文化的省思與體驗。

這本書以女主角從Princeton特地搭火車到Trenton的黑人編髮店編髮說起,我覺得這個是很吸引人的起點-「編髮」,對全世界所有人來說,理髮是每個人一生中一定會接觸到事情,但「編髮」可就不是了,而原來黑人的髮質與特性,也衍生出各種編髮種類,包括Dreadlock, kinky twist, braids....炙熱難耐的編髮店裡,操著各種家鄉腔調半調子英文的非洲女子,一切從這邊開始說起。

有些書說了個好聽的故事,有些書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有些書則是會改變你看這個世界的方法,而這本書都做到了。

這本書是我參加讀書會的本月讀物,設計師一直耳提面命要我討論時小心點,「畢竟種族這個話題對西方人來說是很敏感的話題」(到底是要講幾次,請問!!),我倒是信誓旦旦的說:「但是建議這本書的是個美國人,而且她說她想看這本書想很久了,She knows what kind of shit she gets herself into,不用擔心啦!」

結果前兩天美國人說她有事,不參加這次讀書會了。

嘖嘖...看來美國人果然很怕這個議題。

結尾收錄書中的一段篇幅,也是讀了會讓我會心一笑的內容:

“I realized that if I ever have children, I don't want them to have American childhoods. I don't want them to say 'Hi' to adults I want them to say 'Good morning' and 'Good afternoon'. I don't want them to mumble 'Good' when someone says 'How are you?' to them. Or to raise five fingers when asked how old they are. I want them to say 'I'm fine thank you' and 'I'm five years old'. I don't want a child who feeds on praise and expects a star for effort and talks back to adults in the name of self-expression. Is that terribly conservative?” 
―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Americanah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給長草的網誌一個交代。

網誌竟然無邊無際的長起草了。

以前是生活好像沒什麼變化,要記錄點什麼都有點小題大作;
現在則是想記錄的東西層出不窮,卻沒時間坐在電腦前給網誌一個交代。

沒有,我沒有懷孕,也不是跑去生小孩了 (ㄟ? 有人關心嗎?)

不過這好像都是新手媽媽部落客的通病,人跑去生小孩做月子,整個網誌長草。

從前年年底搬到慕尼黑,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我總算抵達了一個我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型態,這當中雖然不能說經歷了人生中的高低潮,但是的確是一個摸不著頭緒的摸索階段,安靜的時候覺得孤單得要死,忙碌起來又想躲回無聲的環境,到底要怎麼樣享受當下,原來不是說就做得到的。

經過這些時日,我才知道,我需要的是平衡。

平衡,這麼簡單的兩個字,卻又無比抽象。

尋找平衡,多了動詞,可是誰知道是要從何找起,Google嗎? 還是柑仔店?

我曾經很心急,覺得自己不夠快樂,沒有把生命活到飽滿,但是回頭問自己想要什麼,卻回答不出來。

現在,我才知道,我需要的是平衡,因為我總算理解,當生活有平衡,你才有辦法充分的享受每個當下。

所以現在我總算可以安心的在晚上看Netflix也不覺得浪費時間、
和朋友、老公出門吃飯犒賞自己幾杯紅酒也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雖然這些感受聽起來很庸俗(哈哈),但是當生活找不到平衡,我的確總是做著A痛恨著A;做著B又無法好好享受B這件事帶給我的愉悅 (ㄟ 怎麼聽起來有點A),然後花很多時間空想我到底在幹嘛?!Rewind..Rewind..

其實說到底,我就是時間太多,不知道往哪裡花!!

在台灣,因為時間幾乎與工作綁在一起,而無法平衡;
在德國,卻因為時間太多不知如何安排,而無法平衡。

人生啊! (吐菸)

經過ㄧ些時日,ㄧ些磨合,ㄧ些沉澱,路走偏了再轉回軌道,這樣一來一往,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很快樂,非常快樂!

我總算在工作、友情、愛情、興趣中找到了平衡。

從剛搬到慕尼黑,我的生活等於由工作與愛情組成,隔了好一陣子,我想念有女友一起吃吃喝喝的生活,於是我開始出門認識新朋友,覺得實在不該再當個無法開口溝通的啞吧,於是開始上德文課,受不了自己穿不下任何一條牛仔褲,於是開始運動。

當我以為把生活排的很美好時,卻忽略了我身邊最重要的夥伴 - 老公。

我因為又要上課、又要跳舞、又要跟朋友見面,有一陣子設計師覺得我不夠在乎他,我們試著溝通、調整(比如:周五我一定保留給他),現在我們反而更珍惜在一起的時光,也更積極安排假期。

當時間變少,你更會選擇把時間花在值得的事情上。

當你需要放鬆時,你更會珍惜腦袋放空的時刻 (就是看芭樂影集的時候)。

最讓我自己意想不到的改變,是我對工作的態度與想法。

過去我把在家工作這件事,視為我擁有正常生活的絆腳石,現在我總算懂得這份工作給我的便利,也總算了解,因為有這份工作,我的生活才能達到ㄧ個理想的平衡。

我了解,這個平衡不是永久,經過一段時間,我肯定會覺得那裏不足,需要調整,因為人總會成長,而你的目標也會跟著改變,但到需要調整的那天出現以前,我會好好享受這個平衡且令人滿意的生活。

今天會那麼有感觸的原因,其實是這兩周所有課程停擺,放起復活節的假期,我又重拾起白天在家上班、中午出門買菜、晚上看食譜做菜的日子,才過了幾天「過去的生活」,我就有點按耐不住,看來我真的沒有當閒閒貴婦人的命,唉。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土耳其】吃在伊斯坦堡,我心目中的「甜點天堂」

因為仗著有"類"土耳其local guide,所以這趟伊斯坦堡之行可以說是幾乎沒做什麼功課,只有利用每天早上在飯店吃早餐的時間,進行「本日旅遊路線會報」,吃完早餐收工,套進球鞋跟著「領隊」前進。

所以,我完全沒想到土耳其除了羊肉串能讓我朝思暮想之外,竟然還多了土耳其甜點讓我魂牽夢縈。

要品嘗土耳其甜點,到連鎖甜點店MADO準沒錯,在伊斯坦堡三天我們就來了三次,可見我們有多愛它,如果有心,你可以在這裡吃遍土耳其各種甜點。



Künefe: 我願意每天多走一千步就只為了它!!

這真是人間美味!!!外面是層薄酥皮,裡頭是融化的甜起司,旁邊左上是土耳其冰淇淋(為何土耳其冰淇淋都吃不出味道),左下是開心果。好吃到讓我好想站在桌上撒花轉圈圈,這道甜點,可想而知是女友D這種內行人才知道要點來吃的經典好料,我分食一口之後驚為天人,簡直就是Love at the first bite,ㄧ吃鍾情(眼睛冒愛心)。

它是我心中的土耳其甜點No.1,到土耳其,請一定要點它!!!! 拜託!!!


Baklava: 設計師的最愛。

要成為設計師的最愛一點也不難,只要很甜就夠了(他的標準就是這麼低)。這是有多層酥皮包著開心果的Baklava差點害我跟設計師吵架,因為他整趟旅程心都繫著它!!(吃醋吃到Baklava的身上了)

連回到慕尼黑,一起去旅行的朋友還傳照片給我們說他們找到了慕尼黑的Baklava,絕交絕交!!(怒吼)


Balbörek: 

是個搭配蜂蜜的酥皮甜點,沒有讓我非常驚艷,因為我的胃只容得下Künefe而已(甩頭)。


Kazandibi: 

這是個非常類似烤焦糖布丁的甜點,是個我可以一吃不小心吃五個的危險點心。它的整體presentation非常有吸引力,稍微烤過的外皮包覆著軟Q的布丁,喔!!我又流口水了。



老實說,土耳其的甜點很對台灣人胃口(至少很對我的胃口 哈),味道很大眾化但又有它稍微獨特的地方。我非常的建議到土耳其旅遊一定要留足夠的胃來大嚐土耳其甜點。

接下來,我要介紹土耳其飲品No. 1,也是讓我喝下一口後魂牽夢縈的好滋味(對,我作夢都在夢吃的...)

Sahlep:

我的第一口Sahlep,是在Spice Bazzar的街道上,ㄧ個身穿白袍的老先生在路邊「擺攤」,其實不過就是一個桶子跟一串保麗龍杯,女友D眼睛一亮說:「我請客,你們ㄧ定要試試這個」,我們就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捧著這個小巧的保麗龍杯,喝下這一口令我難以忘懷的Sahlep。

不曉得是因為天氣冷,還是肚子餓,即使因為喝太急燙傷了舌頭,Shalep的Ranking,一舉擠下土耳其茶,榮登我心目中飲品第一名!!


Shalep是介於牛奶跟煉乳之間的一種奶類飲料,甜甜的,有點稠狀,上面灑上肉桂粉,喝時雖然會讓你忍不住想到卡路里,但是你一定會願意先暫時忽略掉肚子上的肥肉的!!


MADO也有賣,一端上來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這不是Sahlep,這沒有肉桂粉!!」


原來肉桂粉要自己灑啦,哈哈! 一群得失心很重的愛吃鬼。


我還是比較愛在市場上喝的那杯Shalep,手工的味道還是無法被連鎖商店取代,感謝女友D的介紹,不然我應該沒那個膽在路邊買一個來路不明的東西來喝。

西班牙友人說這個飲品在西班牙也有,但是她們是喝冰的。

土耳其茶。

來土耳其怎麼可能不喝土耳其茶呢?! 相較於土耳其咖啡,土耳其茶的溫順樸實很容易讓人接受,ㄧ杯4-6里拉(約台幣50-60元),逛街、參觀清真寺累了,就到咖啡廳點一杯土耳其茶。

女友D說土耳其茶的品質沒有德國茶來得好,所以通常都是她從德國帶茶回土耳其送給親戚,即使如此,我覺得土耳其茶的味道很平易近人,不管在大餐廳或小茶館,喝起來的口感都很一致。所以這趟旅程我應該也喝了有一加侖的土耳其茶(打飽嗝~)。


土耳其咖啡:

類似義大利Espresso,土耳其咖啡也是小小一杯,因為不過濾掉殘渣,所以喝到最後會有一層厚厚的殘渣留在底部,這個殘渣可以拿來占卜用。



同場加映,伊斯坦堡路邊攤。

在伊斯坦堡的街道上遊蕩,路邊大概不出這三種小吃攤。

1. Simit 



形狀外型都非常接近德國的Brez'n (Pretzel),可以選擇原味(1里拉 = 10元台幣)或者加Nutella(2里拉 = 20元台幣)。這是個肚子稍微有點抗議時,可以隨時取得的好糧品。

2. 烤玉米 




ㄧ到伊斯坦堡看到這些路邊攤,才發覺自己很想念台灣隨手可得的小吃攤,這是住在慕尼黑沒有的奢侈的幸福,所以當我第一天看到烤玉米攤,就立下誓言(嗯哼,I take eating seriously)非要吃到烤玉米不可。

不吃還好,ㄧ吃大失所望(更想念台灣路邊攤了),玉米烤得過乾,沒汁水也沒味道,咬一口就被我丟到垃圾桶了(一支也是便宜到爆炸的2里拉)。

3. 烤栗子

烤栗子....嗯,沒啥好說的。

不曉得是政府規定還是攤販太沒創意,同一個廣場上可能有五家烤玉米、四家烤栗子、三家賣Simit,走來走去就這些東西,換個廣場也是這幾個商品,伊斯坦堡攤販應該要組個台灣夜市市調團,學習一下多元化的台灣夜市如何利用創意,增加商機(實在是我真的好想吃鹽酥雞跟珍珠奶茶喔!)。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土耳其】伊斯坦堡流水帳。

每次想寫認真的寫篇專業的旅遊文,就會因為太費功夫而一拖再拖,決定不給自己難題,寫一個流水帳的回憶,比拖延到什麼都沒有來得好。

相較於其他伊斯蘭國家,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算是較為西化與現代化的城市,雖然如此,每天五次的禮拜還是會從清真寺的大喇叭大聲費力的傳播到所有人的耳裡。第一早清晨五點,在飯店的睡床上驚醒,第二早竟然就可以直接睡過,完全沒被打擾(應該是被操的太累的原故)。

Hagia Sofia: 蘇菲亞大教堂




準備禮拜前的清洗儀式。

女友D解釋,在中東國家因為天氣熱容易體臭,所以禮拜前的清洗儀式是對阿拉的尊敬,臉、鼻子、嘴、手、手臂、到腳,都有固定次數與順序。其實這天只有5度的低溫,在戶外進行淨化儀式冷到不行,不得不佩服他們對阿拉的尊敬與虔誠。



Blue Mosque: 藍色蜘蛛網...啊不是啦! 是藍色清真寺






女友D說她每次逛完地下水宮殿總是會頭痛想度辜,因為裡面放著相當催眠的樂曲,加上陰暗潮濕的環境,所以如果需要,請喝瓶蠻牛再進來。


這輩子永不見天日、無比巨胖的肥魚(怎麼好像我在詛咒他們一樣)。



地下水宮殿最有話題、票房保證的兩顆頭。

ㄧ個倒過來放、ㄧ個側著放,布告欄上有神話般的傳言,也有工程面的猜測,但無論如何,古人到底是怎麼把這顆頭塞到石柱底下的?(搔頭)



這顆頭,看得我頭好暈。

Topkapi: 地理位置絕佳、臨海的托普卡匹皇宮




老電車



Galata大橋: 連接舊城區與新城的galata大橋。

雖然也有電車可以抵達位於新城的Galata塔,雖然海風吹得我們頭並碰叫,但是我們還是決定散步過橋,沿途經過許多釣客,收穫好像不是太好(哈)。


像史瑞克國度的Galata Tower

搭電梯直達塔頂,如果是陽光耀眼的好天氣,這番景色想必色彩豐富許多,雖然天氣不賞臉,但是我們在塔上著實的感受了一下Vertigo,也是很精彩。


Galata Tower附設的餐廳,透過窗景可以看到伊斯坦堡的景色,但是窗戶有點小,我們選了一個更棒的頂樓餐廳看伊斯坦堡夜景。



Anemon Galata: 欣賞伊斯坦堡夜景、享受浪飯晚餐的絕佳頂樓餐廳


這間頂樓餐廳位於Galata Tower旁的飯店Anemon Hotel裡,同遊友人去年來過伊斯坦堡對這間餐廳的印象很好,所以我們一早就先到飯店來訂位。

對面就是伊斯坦堡舊城區。來這裡吃頓早餐、或喝杯咖啡也很不錯。


晚上更是迷人浪漫。

這是我們在伊斯坦堡的最後一夜,這三天走了非常多的路,每一頓晚餐就像是犒賞自己的辛勞ㄧ般,總是非常豐盛,搭配這樣美麗的夜景,美好的句點。


據說伊斯坦堡必吃的魚三明治。

魚是在這座有清真寺屋頂的船上烤的,但是應該不是在這艘船上捕的。

點菜進行中。


那究竟魚三明治是不是傳說中的美味佳餚呢? 因為我一直忙著吐魚刺,而有點惱怒,所以....問我不準啦。


這個三明治店的生意非常好,就在港口旁,小桌子小椅子,擺設很像台灣熱炒店,隨時有人扛著一盤飲料叫賣。


下面這個有醃製水果的飲料是女友D推薦的,但是我不敢喝。


以前在台灣對於不敢嘗試台灣路邊攤的歪國人總是很想撇嘴翻白眼,沒想到自己現在也變得很膽小,女友D不曉得有沒有偷偷撇嘴翻白眼?

但是應該很好喝啦! 因為大家都在喝....

帥老闆賣糖果(看,婆婆都在看老闆)

(少年仔,哩電話號碼多少?)

好啦! 重點其實是那個色素看起來很重的糖漿,應該是蟲界的十八層地獄,一掉進去應該只有被分屍一條路(噁)。

搭船遊伊斯坦堡

我總覺搭船遊景點是最懶惰也最適合我們的行程,因為一坐就是兩個小時,這當中還可以買價格非常低廉的土耳其茶、咖啡、巧克力、餅乾來度過,簡直就是豪華電影院VIP座位,只是看了一部沒什麼劇情也沒有爆破點的Discovery這樣。

我建議如果時間不多,還是跳過搭船活動,因為才半小時我就已經開始打瞌睡了.....


出乎意料,一定要造訪的Süleymaniye Cami

像我這麼沒有文化的人,其實逛了幾間清真寺我就覺得夠了,所以當友人搖指對岸的「某一座清真寺」時(我們當時在Galata tower上),絲毫勾不起我一點興趣,但是隨和的我(咳)還是跟著大家邁向第一千座清真寺。


結果,還好有來,因為這個景色真的太值得了(其實跟清真寺好像無關),這裡沒有聖蘇菲亞的熱鬧,多了一份靜謐與安詳,又有臨海眺望的景色,多走這ㄧ些路,好吧!我承認是很值得的。


伊斯坦堡的貓多得出奇,隨時街道上都是幾十隻貓,每一隻都有流浪貓的野性卻又美麗動人,貓界的J Lo就在伊斯坦堡。


流水帳似乎有點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難以收拾,最後就用我愛吃鬼本人最愛的中東菜作為結尾。每看一次照片,就要吞口水一次。


我本來就很愛吃羊肉,所以每餐必有羊肉串不可,第二天晚上同行友人找到這家飯店附近的小餐館,才五張小桌子,裡頭烤肉的煙味瀰漫,即使沒有空位,我們還是在外頭癡等了十分鐘,這個等待非常值得。

道道地地的家常中東菜,價格平易近人,每一盤餐點8-15里拉不等,等於七八歐就可以吃到一個無敵豐盛的晚餐,老闆是個親切靦腆的土耳其人,我們一杯一杯茶點了又點,最後我跟設計師兩人竟然只吃35里拉!!

流口水...

流口水....


以中東菜做結尾似乎不太妙,我要尋找慕尼黑好吃的中東菜了!!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土耳其】哈囉!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行是在和德國出生長大、有土耳其血源的女友D在咖啡廳閒聊時,一股衝動下形成的。

「我想去伊斯坦堡」我說。
『真的? 我也想回伊斯坦堡』D說。

那我們一起去吧!!

超級行動派的D立即查票、查飯店,一周後,刷卡付費,一切成定局。

除了女友D,我們還約了另一對西班牙情侶一起出遊,這是我和設計師第一次跟朋友外出旅遊,習慣隨心所欲、毫不勉強的旅遊腳步,難免有些擔心和朋友出遊不知道會被操得半死,還是會因為太懶散而被看不起(哈),擔心果然太多餘,這幾天我們因為有會說土耳其語的女友D,幫我們討價還價;有已經造訪過伊斯坦堡的西班牙友人幫我們過濾不必要景點,四天下來既充實又愉快,即使只是在機場等機都美好,內心偷想:好像跟朋友一起出遊比跟設計師單獨出遊好玩耶,那以後還是約朋友好了(哈哈)。


以下記錄我們的行程:
(Day 1) 
8:35am - 12:10am 慕尼黑 - 伊斯坦堡 (Lufthansa Airline)
14:00pm check-in 飯店 (Albatro Premium Hotel)
逛舊城區 (Hagia Sophia, Blue Mosque, Sultanahmet Park)
晚餐: 舊城區Mozaik Cafe 
點心: 土耳其連鎖甜品店Mado (舊城區)

備註: 第一天抵達就先去買伊斯坦堡卡。

(Day 2) 
9:45am 吃完飯店早餐啟程
舊城區 (Basilica Cistern, Topkapi Palace, Topkapi Harem)
到Topkapi的咖啡廳喝咖啡吃點心
搭地鐵到Eminönü
午餐: 跟當地人一起窩在小桌前吃鮮魚三明治
逛市集 (Spice Bazaar, Brand Bazaar)
晚餐: 飯店附近爆星級超好吃土耳其正宗小吃店!!!
晚茶: 到Pierrer-loti-hotel頂樓酒吧小酌

備註:1. Grand Bazaar星期日不營業。2. 土耳其糖(Turkish Delight)超好吃,建議最好買那種試吃完再裝盒,而非已裝成盒的土耳其糖。

(Day 3)
9:30am 吃完飯店早餐啟程
搭T1到Eminönü
從這一站散步跨越Galata大橋
Galata Tower (逛完後到隔壁飯店訂位今晚晚餐)
2:00pm 搭船遊伊斯坦堡 (兩個小時)
回舊城區逛Süleymaniye Mosque (非常推薦!)
下午茶: 土耳其連鎖甜品店Mado (舊城區)
晚餐:Anemon飯店頂樓餐廳享受伊斯坦堡令人屏息的夜景
晚茶: 土耳其連鎖甜品店Mado (新城區) 

第四天沒啥好說的,幾本上就是往機場前進。

交通:
建議買伊斯坦堡儲值交通卡(如台灣的悠遊卡),一卡可多人使用。

天氣: 
三月初的伊斯坦堡有可能是十幾度的涼爽好天氣,也有可能是接近0度的壞天氣,很不幸的,我們就是遇到壞天氣,我對自己在慕尼黑的禦寒能力太有自信,只帶了輕薄的衣服、ㄧ件皮衣、與ㄧ件風衣,因為覺得再怎麼樣伊斯坦堡都不可能比慕尼黑冷,沒想到那個周末,慕尼黑是十幾度的好天氣,伊斯坦堡則是每天陰鬱濛濛,導致我每天都必須把所有的衣服穿上身,裹兩條圍巾,手完全舉不起來的緊繃,狼狽。

旅遊天數:
我覺得至少有完整四天遊伊斯坦堡較為足夠,這次我們沒有逛到亞洲區(但是也可以捨棄搭郵輪而改到亞洲區),但是有拜訪到的地方我們都逛得蠻舒適愜意的,並沒有趕行程的壓力。


土耳其是歐洲人的旅遊勝地,因為便宜、有海邊、距離不遠但風情大不同,很有出國渡假的感覺,所以身邊許多人不是去過土耳其、就是準備要去土耳其,還有人經常去(ㄟ 是否等同泰國之於台灣一樣)一張來回機票150歐以內,也有許多機票飯店食物全包的海邊Resort,便宜又大碗啊!

但是徹底征服我的不是它的歷史、文化,是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