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今天我想談關於朋友這件事。

我跟學姐K雖然不常見面,但是每次一見面都很有話聊,也是非常少數我從大學畢業後依然有連絡的朋友。

她對未知領域滿溢的好奇與活力總是豐富了我們聊天的內容,不單僅是對生活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在旅行中發生的奇人妙事,話題從來不枯竭,倒是常常聊到口乾舌燥,水一杯一杯喝個不停。

搬到德國後,我們因某種因素,並沒有加彼此的臉書(況且她還是我身邊極少數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異類),卻是唯一透過電子郵件談得最深層的朋友。

前幾天收到她的電子郵件,她提到最近跟幾個朋友到韓國旅遊,除了自己的朋友,朋友A也約了其它的朋友,朋友B也約了其他的朋友,大夥拉拉雜雜來自世界各地聚集在一起,集體行動,免不了想去的地方不一樣,光是決定要去哪吃飯,都變成需要集體開會投票的麻煩事。

『這幾天下來,我疲憊不勘。我還是比較偏好和一兩個朋友,好好的聊上一頓有品質的天。』她用流利的英文寫下她的心聲。

我在電腦那頭,點頭如搗蒜,立即按下Reply,回覆自己認同的心聲。

25歲以前,我覺得朋友的多寡,代表做人成功與否的指標,所以,我喜歡辦派對、喜歡結交朋友、喜歡把A介紹給B,把C介紹給A,朋友總說我像個社交蝴蝶(Social butterfly),對我而言,辦派對多繁雜多瑣碎無所謂,重點是朋友開心,我就開心。

我也以為我朋友很多,電話簿滿滿的姓名,每到周末就是好幾通電話邀約上18、到KTV,常常一個晚上趕很多場子,以為自己的出現對朋友有多重要,完全不能錯過。(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實例)

如果當年臉書已成風潮,我應該會瘋狂追逐好友名單的數量吧(就是這麼幼稚~昏!)

但是當我漸漸淡出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我也發現,電話簿的這些人名其實就只是表面上的幾個英文字,毫無意義了。

出了社會,工作開始忙碌,能夠和朋友聚會的時間也少了,後來,我發現我和某個朋友見完面心情總會變得不太好,每次回家後,我會把對方奇怪的行為跟尖銳的話語轉述給設計師,某次,他放下他正在看的雜誌,雙眼認真的盯著我說:「那妳為什麼還要跟這個朋友見面?」

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啊! 這是我第一個直覺反應,後來我才想通,我有選擇朋友的權利,我能夠選擇正面、樂觀、開朗的朋友,我期望跟朋友碰完面是愉快、是充實、是舒服的,她不是我每天一定要面對的同事、也不是我永遠切割不了的家人,既然我能選擇,我為何不把時間保留給更美好的人事物?

我們的人生曾經交錯過,但不代表我們一輩子都能做個契合的朋友,我不會惡言相向,更不可能傷害妳,我只會默默遠離妳,因為人生到了階段,我總算懂得,我們不必為了不得罪人而處處迎合他人、也不需為了順著自己意伸張自己的主張而去傷害人,因為人生實在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與其把時間花費這種惱人的狀況中,既然可以選擇,那麼就去擁抱真正能讓妳享受正面能量的朋友吧!

曾經有人在我與設計師要踏入婚姻殿堂時,跟我分享一個想法,他說:「當妳今天在做一件快樂的事,基本上不管妳身邊是誰,妳都不會距離快樂太遙遠;但是如果今天妳面臨的是悲傷的事,妳身邊是誰就會有很大的差別,試著去想,如果今天的妳發生了什麼事,妳希望在身邊的人是他嗎?」(是在勸我不要嫁給設計師嗎?)

其實,朋友,不也是如此?

更年輕ㄧ些的時候,我總是濫用「朋友」這個詞,深交、淺交、點頭之交,通通都是朋友,而現在卻異樣的嚴格,「這只是我認識的人」Just a person that I know,講朋友? 還太遙遠 (哈 也是一種往臉上貼金的現象)!

學姐K某次在電子郵件裡寫到:「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妳會有不同的朋友,以及不同數量的朋友,我不是說朋友多或少有錯,但是有時候人生總是會到一個階段,妳必須自己面對妳的問題。」

(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我既然用了她的話當作文章的結尾)

沒有留言: